【注意】大丰市民骚扰短信不断,需要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尊敬的业主您好,我是大丰某某装修公司……”近期,这样的电话让市民顾峰很心烦。今年年初,他买了新房,但随着离年底交房时间的临近,在高兴的同时,却多了一个烦恼——最近每天都会接到许多电话和短信,轮番向他推销装修设计方案和装修材料。
在顾峰的手机上,近百条装修短信让人眼花缭乱。还有一些家具城、瓷砖店、卫浴用品商的推销短信,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近日,就在顾峰向记者展示手机短信时,他的手机再次响起,随即他按下免提:“先生您好,我是某门窗公司的工作人员……”听到这里,他很无奈地挂断电话。顾峰表示,这样的电话让人心烦,尤其是在工作繁忙时更让人上火。顾峰所遇到的情况不是个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市民都有类似经历:手机经常接到莫名其妙的短信;刚买新车就有人打电话推销商业保险;考试刚报完名,就有各种培训机构邀请参加培训……
市民李莹刚生了宝宝就有人打电话:“您的宝宝生下来不到5斤,需要特别注意营养。我们公司生产的奶粉是专门为体型偏小的宝宝设计的,需不需要?”对此,李莹很纳闷,自己刚生了小孩,那些奶粉公司怎么就知道了?
市民王文璐刚开了一家服装专卖店,自从开业后,她总是收到一些长途电话:“王小姐,我看到您在网上留言,需要投资,我们是某投资咨询公司的……”王文璐表示,她对自己最近总是接到这样的电话感到很纳闷,因为自己只是给总部申请加盟时留的言,并没有在其它地方公开留言。
个人不经意行为促成“泄密”
自己的私人信息到底是如何被泄露的呢?日常生活中,多数市民都是在不经意间或者“无奈”之下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出去。比如,买房买车时,都会填写个人电话号码;上网时,某些网站和游戏也会要求填写身份证号码;甚至在应聘工作时,也要填写个人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的信息都曾被“泄密”。
那么那些利用信息来“揽业务”的商家又是如何得到个人信息的呢?通过调查,记者发现,个人信息泄露大致包括以下途径:一是商家擅自透露个人信息。如一些公司和机构未经客户授权或者超出授权范围为他人提供客户信息。二是非法买卖个人信息。记者在搜索网站打出“个人信息资料”字样,就跳出了数十条网页链接:股民电话资料、车主客户资料、电视购物资料等,种类多得让人瞠目结舌。而这些个人信息大多只要几分钱一条。三是通过熟人介绍。据顾峰介绍,他曾问过来电的装修公司是如何得知自己电话的,对方回答:“您买房子的公司有我一个朋友,说是你可能需要我们提供服务。”就这样,个人信息无意间被某人得到了,这个人又把信息透露给熟人。
注重个人信息保护该保守时要保守
既然到处都有泄露个人信息的危险,那有没有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的办法呢?
从平台的角度来看,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任何系统都有其漏洞所在,所以只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到手机,都不可避免具有信息被泄露的风险。但是从个人的角度看,如果形成良好的习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减少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损失。首先,除了需要实名认证的一些网站上使用真名,尽量少在网上使用自己的真名、填写身份证号。在一些不必要填写本人手机号码的场合和活动中尽量不要写上号码。 其次,不要为了贪图一点流量就随便连接公关WiFi,也不要扫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下载非官方APP。移动互联时代,手机就是最大的信息来源,因此要格外注意。最后,各个社交、网银的密码不要用同一个,并且尽量复杂,不用涉及生日等信息。这样即使其它信息被泄露了,也不至于蒙受财产损失,降低盗号、盗刷风险。
总而言之,就算身处于“透明公开”的网络信息时代,该遮的地方仍是要遮一下的。多一点保护,就少一点泄露。(杨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