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uvc 发表于 2018-12-26 09:53:34

社科院报告:近3成青少年遭遇过网络暴力辱骂

http://cms-bucket.nosdn.127.net/2018/12/25/7968d68fc61a43278a54673c108e3e1f.jpeg?imageView&thumbnail=550x0
12月25日,中国社科院主办的201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在北京举行。报告显示,近三成青年曾遭遇过网络暴力辱骂,而“当作没看见,不理会”则是青少年最常用的应对暴力辱骂信息的方式,占比达60.17%。这份报告的全称为《社会蓝皮书:201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研究机构专家、高校学者以及政府研究人员撰写,分析了2018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在青少年网络使用方面,报告称,调查表明,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遇到过暴力辱骂信息的比例为28.89%。其中,暴力辱骂以“网络嘲笑和讽刺”及“辱骂或者用带有侮辱性的词汇”居多,分别为74.71%和77.01%;其次为“恶意图片或者动态图”(53.87%)和“语言或者文字上的恐吓”(45.49%)。青少年在什么场景遭遇暴力辱骂信息?报告提出,青少年遭遇暴力辱骂信息的最主要场景是社交软件,为68.48%;其次是网络社区,比例为55.30%;而在短视频和新闻及留言上遇到暴力辱骂信息的比例分别为30.66%和30.16%。此外,青少年在微博上遇到暴力辱骂信息的比例为25.36%,在直播平台上遇到暴力辱骂信息的比例为19.91%。对此,报告分析称,青少年在网络上遇到暴力辱骂信息的比例与其关注的内容和使用的平台有关系,也与社交网络、网络社区和新闻及留言的互动性和话题性较强,容易引发不同观点的争论并形成冲突有关。而短视频的一些制作者为了吸引眼球,有时候也会故意引入有争议的话题并使用偏激语言。此外,报告显示,青少年遭遇网络暴力与是否与父母共同居住有较强的关联性。其中,与父母共同居住的青少年遭遇网络暴力的比例为28.3%,比没有和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共同居住的青少年低12个百分点。同时,调查还发现,没有和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居住的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也更容易受到欺凌。也有老师反映,没有和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居住的青少年本身自控能力比较弱,不仅容易受到网络暴力,也容易对别人实施网络暴力。而在应对方式上,报告称,“当作没看见,不理会”是青少年最常用的应对暴力辱骂信息的方式,60.17%的青少年选此项;其次是“网络投诉或者举报”,占比为49.36%;而选择告诉父母、老师、兄弟姐妹以及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比例分别为9.96%、3.87%、4.87%和2.22%,均不足一成。此外,调查还发现,表示自己遇到过针对自己的骚扰、暗示或者陌生人约见面情况的青少年占11.07%。其主要场景同遭遇诈骗和暴力辱骂信息一致,依然是社交软件和网络社区,前者占比为79.81%,后者占45.61%;其他场景如短视频、直播、微博、新闻及留言的比例只在15%左右,其中短视频场景下的骚扰或陌生人约见面的比例相对较高,为20.5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社科院报告:近3成青少年遭遇过网络暴力辱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