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太严太强易导致孩子拖延,做到三点才能让孩子摆脱...
https://res.youth.cn/article_201811_20_203_5bf33d8ccbf7c.jpg一个强迫症妈妈,很难让你的孩子摆脱拖延症状;一个控制欲极强的妈妈,容易让你的孩子在“拖延症”中获得短暂快感;一个将催促与喋喋不休当作关爱的妈妈,在无意识中会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自闭症早期患者。“拖延症”引发孩子早期自闭早上7点,磊磊的闹钟响了,20分钟之后,依然赖床不起。妈妈进人她房间,开始了第一次抱怨:“都几点了,你还不起床?又想迟到吗?”10分钟后,当磊磊妈妈再次夺门而人时,磊磊正在赖洋洋地穿着上衣,妈妈第二次抱怨也紧跟起来:“你做什么都这么慢,以后怎么在社会上生存?”又过了10分钟,在厕所洗漱的磊磊终于逼得他妈妈河东狮吼:“你这是要气死我吗?你天天迟到让我多丢人,你知道吗?”磊磊面无表情地应对着妈妈的疯狂与焦躁,之后,他拿起书包,看都没看一眼餐桌上的早餐,就无声地离开了家。妈妈气得浑身颤抖却毫无办法。其实,半年前磊磊被查出患有轻度自闭,每天与父母都只是说上几句话。当孩子开始意识到独立自理能力时,被鼓励和认可很重要。可惜很多严厉的父母不停地催促极大地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幼儿在洗漱、穿衣、吃饭时无法体验到拥有独立能力的快感,仅仅是为了完成父母的任务而做,他获得自我满足感的能力慢慢削弱。时间久了,这种孩子会产生一种自责心理和“愉悦反抗”的心理冲突。拖延会带给类似于磊磊这样的孩子快感,短暂的不听话让他们享受到自由的快乐,而同时他们又会被自己认同的“害怕被惩罚”的感觉转换为自责。拖延习惯形成时间长了,会让孩子缺乏创造力、自信力减退、对事物缺乏兴趣、自闭,甚至会产生厌学、厌世的反叛情绪。父母的“过度责任感”导致孩子“拖延”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那些严厉苛责的父母往往会养出“拖延症”的孩子,即你越是事事争先、时间观念极强,你的孩子越有可能患上“拖延症”。因为严厉的父母只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如果孩子对于家长的命令不想执行和完成,就会采取拖延的方法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拖延,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一种被动攻击的行为,以此来反抗他人对自己的控制。作为父母,我们必须认识到,轻微的拖延是完全正常的。毕竟,待在舒适区是人类的天性。控制欲强的父母最显著的特点是高压督促和强制完成并善于以自己的视角为孩子规划未来。想让孩子不把“拖延”当作反抗高压父母的武器,父母学会放手,是理解孩子的第一步。第二步则是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责任心,这种责任感的培养应该从孩子3岁拥有了独立意识就开始。而责任感的培养,核心之处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成长的标志。在家庭生活中,作为父母首先要给孩子发言权,并让孩子自己选择并要承担后果。此外,作为父母应该明确界限,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哪些行为可以被接受,哪些行为不能被接受。一旦孩子越界,必须要给予惩罚,以提高孩子的自律性。以培养孩子“准时”为例,可以给孩子一个时间限制,把守时的任务交给他自己:当你的孩子半夜12点依然在磨蹭而没有完成作业时,就强迫他必须睡觉,因为他破坏了最底限的睡眠时间,到了第二天,他必须独自去承担没有完成作业的惩罚。受罚之后,他会意识到磨蹭带来的忐忑与责罚感。这种适度惩罚对缓解孩子的“拖延症”往往事半功倍。如何改善孩子的拖延行为?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未成年人的习惯性拖延可以通过下面三个方面来有效改善,家长可以借鉴并尝试。【停止做严厉的父母】 别再对孩子太过严厉,很多孩子有拖延症归咎于父母习惯对孩子发号施令,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孩子在任何时候没有到达一定要求就一顿数落,更有甚者会体罚孩子,孩子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养成逃避拖延的性格,还会变得更加沉默,这个时候父母应该给孩子一定的容错空间,这是改善的第一步。【父母要成为行动派】 有拖延症孩子的父母往往也不是行动派。比如你的领导一遍一遍地催促要工作方案;你经常晚上吃完饭不马上收拾厨房,而拖到很晚甚至是第二天;你安排好的事,要拖上几天才去着手办……这一切,都会被你的孩子看在眼里,并把它当作自己的行为标准。你想要你的孩子变得不再拖延,作为父母的你首先要成为一个行动派。【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拖延症本质上是一种逃避行为,逃避的原因更多时因为孩子害怕并恐俱失败。当我们告诉孩子失败是可以接受的,重要的是如何去进步,这样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逐渐摆脱对于失败的恐惧心理。抗挫折能力强,孩子会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力量并乐于尝试新鲜事物,“拖延症”自然不攻自破。(大众卫生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