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bsc 发表于 2018-11-5 15:26:06

关于摄影本体语言的探讨

http://www.cphoto.net/data/attachment/portal/201808/13/092440xfcaf2d5l838nzl2.jpg艾伦·塞库拉(Allan Sekula),1951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病逝于2013年8月10日,他有着波兰和英国血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他随父母迁居到加利福尼亚州的圣佩德罗。他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洋生物学专业,那时加大的圣地亚哥分校聚集了很多文化界、艺术界的精英人物。1968年后,在艺术家约翰·巴尔德萨利(John Baldessari)的建议下,他改学艺术专业,并在该大学师从哲学家赫伯特·马尔库塞、电影评论家曼尼·法伯、艺术家路易·马丁和大卫·昂丁。在改学艺术专业后,他开始用影像进行创作,并贯穿了他的一生。http://www.cphoto.net/data/attachment/portal/201808/13/092441ad8iwjffdqizdr3t.jpg《Aerospace Folktales》,1973年http://www.cphoto.net/data/attachment/portal/201808/13/092442bws3o4f97cwer4z0.jpgBoy looking at his mother. Staten Island Ferry. New York harbor from the series Fish Story,February 1990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他凭借一个摄影计划、一本文论在艺术与文化领域崭露头角。这个摄影计划由黑白照片、文字和两段采访录音组成。计划题目定名为《航天故事》(1973),这是一个虚构的有关一位失业航天工程师和他家庭的故事。关于这件作品,他说过:“我使用自传的手法来展开这个故事,但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虚构的情节和社会学的角度来完成这部作品。”作品里的参与者,都以不同的形象出现在图片中。文字和录音部分,他们每个人不同的观点又互相交织在一起。一系列的虚构与现实交织的情节设定,使得《航天故事》这部作品成为了首部具有表演性质在内的记录性作品。这部作品问世后,受到了来自博物馆和杂志、摄影界尖锐的批评。但对于塞库拉和其在圣地亚哥的艺术家们,却是以这样一部作品做出的一种宣言式的艺术实践。那时,正值1978年,美国的艺术家们发出了艺术运动激进的声音,并发起了拆解现代主义和重塑纪录片的艺术思潮。现在读起这部作品的文字,就像是塞库拉的政治宣言一样,他的艺术作品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不断演进与变化,不变的是他对纪录片所保有的现实主义的精神和他的政治立场。http://www.cphoto.net/data/attachment/portal/201808/13/092443k636x6cxwh0qsuf0.jpg《Photography Against the Grain- Essays and Photo Works》,1973–1983年塞库拉是第一个认真探索有关“摄影发明含义”,即摄影本体语言的人。首先需要以了解摄影文化现象作为前提,才能认知摄影。在他的《文论与摄影作品1973到1983年》著作中,他认为摄影没有特定的内容与含义,而是他所谓的具有“资产阶级艺术趣味,鬼魅般喋喋不休,以及资产阶级始终徘徊于摄影技术之中”。摄影史上,摄影运动从表现主义到客观观察之间,始终混杂了很多互相矛盾的观点。从视觉愉悦到视觉真实,从实证主义到浪漫主义的形而上学,摄影始终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之中,一直被工业社会文化思潮所推拉。http://www.cphoto.net/data/attachment/portal/201808/13/092444v3ici2cwzliszhby.jpg"Lead Fish." Variant of a conference room designed for the Chiat/Day advertising agency. Architect- Frank Gehry. Installation at th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Los Angeles from the series Fish Story,1988年在2002年的德国卡塞尔文献展上,塞库拉的作品《鱼的故事》(1990—1993)是最为引人瞩目的,这件作品反映了全球化与不同地域之间的关系。这件综合性的作品从筹备到拍摄花费了六年的时间。《鱼的故事》包括了彩色摄影、文字、文集和幻灯片,并以画册的形式结集出版。这是第一件建立在艺术计划之上的探索和研究的综合性艺术作品,这也是他个人的一件伟大作品。《鱼的故事》是一件辉煌的具有当代性的摄影纪实作品,这件作品试图反映出海上贸易和世界各大港口城市之间的贸易,描绘出后期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整体面貌。http://www.cphoto.net/data/attachment/portal/201808/13/092445ieb8b28zvzvdvdd9.jpgWelders booth in bankrupt Todd Shipyard. Two years after closing. Los Angeles harbor. San Pedro, California from the series Fish Story,1991年http://www.cphoto.net/data/attachment/portal/201808/13/092446o7ncl7s1lp2aewc7.jpgLadies Auxilary Polish Army Veterans of World War II. Polish Constitution Day Parade. Chicago, 3 May 2008,2007—2009年当我们的文化正在争论非物质化、表演、网络和虚拟的时候,塞库拉却以海洋为表现对象,阐述他对资本主义及其物质社会的观点。他认为这件作品在我们这个时代,对于当代文化来讲可能是不合时宜的,或是过时的。但恰恰相反,塞库拉很好地展现出了我们所身处的全球海洋经济时代。《鱼的故事》针对“信息化时代”这一论题展开,大量的货物装载在集装箱中,成堆的集装箱又被大型货轮通过海洋慢慢地、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的港口与城市。以此为前提,资本主义全球化才有可能实现,但那些幻想着通过网络、电波就能实现非物质化经济的人们,没有看到世界经济却是由那些在艰苦条件下码头工作的工人支撑起来的,这也是他对在全球化资本主义时代的背景下留给我们的有深刻思想的辉煌作品。他出版了多本画册与专辑,如《地理课:加拿大纪事》(1996)、《沉闷的科学》(1999)、《工作状况下的表演》(2003)、《苏醒的泰坦尼克号》(2003)、《波罗尼亚和其他语言》(2009)和《码头工人博物馆》(2013)。注:文章节选自《当代摄影六十人》,作者:孙小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摄影本体语言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