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光符 发表于 2018-11-5 10:51:24

郭兴利:背篼背肩上 法治传万家


http://www.legalinfo.gov.cn/index/content/2018-11/01/802e45f5-23aa-4736-b0ab-68eefc247375.jpg郭兴利到当事人家中巡回审判。资料图片
人物小档案 郭兴利,男,1960年5月出生,汉族,四川省剑阁县人,剑阁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开封人民法庭庭长。郭兴利扎根剑阁县最偏远的山区法庭27年。27年间,用背篼背着国徽和卷宗翻山越岭、进村入户巡回办案,足迹踏遍了15个乡镇169个行政村156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当地群众称为“背篼法官”。郭兴利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最美基层法官”“全国模范法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50多项荣誉,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又一次见到郭兴利是在毛坝乡元山村村民张大爷的院坝里,此时,郭兴利正在审理一起赡养纠纷。记者是在下午3时到张大爷家的,询问前来参加旁听的村民后得知,案子已经审理了将近两个小时。说是审案,其实是休庭调解。经过郭兴利、村社干部、长辈等给双方做工作,下午6时,协议达成。儿子、女儿当场兑现了本月该付的赡养费,先前一直苦着脸的张大爷终于有了笑容。“每调解成功一件案件我都会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忙完了工作的郭兴利终于有空招呼我们,他边收拾案卷边对我们说,“虽然每年案子很多、调解成功的也很多,但面对每一个个案都需要我们把它作为目前办过的唯一的一件案件,精心准备,慎之又慎,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偷懒。”这里离法庭有好几十公里的山路,明天还要到邻近的村子审理一件果园承包纠纷,为了避免往返跑路,郭兴利决定当晚在村主任家中住下来。得知消息的村民陆陆续续来到村主任家,大家围坐在郭兴利周围,有专门看望郭兴利的,有咨询法律问题的,有拉家常的。从村民的言谈和眼神里,听得到、感觉得出村民们对郭兴利的那份信任和依赖。剑阁县人民法院开封法庭门前是一条蜿蜒曲折的通村公路,路边是潺潺流淌的百里西河,两岸是绿油油的稻田。举目四望,剑阁大山直耸霄汉,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差,法庭工作条件的艰苦一望便知。偏远、贫困、落后,对于在开封长大的郭兴利可谓刻骨铭心。可1991年9月到法院报到时,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家乡,成了开封法庭的一员。起初,郭兴利是法庭的书记员兼法警,由于勤奋好学,他很快成为一名法官,1999年3月,成为了法庭庭长。“艰苦的地方总得要有人去,越是艰苦的地方,就越需要普及法律知识,越需要法律的护佑。”郭兴利说,“所以,我必须守在这儿,这是一名乡村法官该有的责任!”这一守,就是27年。27年里,法庭辖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也有了质的飞跃。多年来,开封法庭辖区到县“零信访”,重大刑事案件“零发生”。27年里,前前后后有26名干警离开了开封法庭。27年里,当年的战友邀他“下海”赚大钱,法院党组考虑到他工作扎实,想调他回院机关。一次又一次,他都会说:“我早已是这大山里的一员,我离不开这里淳朴、善良的百姓。”“把背篼背上出发,他的背篼里装的是大山里的太阳。从此,他走到哪里,公平正义就相伴相随,他的双脚踏遍这一片泥土,山路上留下爱与奉献的诗篇!”这是CCTV2014年度法治人物颁奖典礼上组委会给郭兴利的颁奖词。“背篼法官”的名号在当地是家喻户晓,我们不可避免谈到“背篼法官”的来历。起初,郭兴利只是谦逊地笑了笑,并不愿意多说。实在拗不过我们的“软磨硬泡”,郭兴利只好向我们解释:“以前,条件差,没有车,也不通公路,我们就用背篼装着国徽和卷宗到村社去审理案件,时间久了,老百姓就送了我这个外号。后来,条件好了,背篼其实早就很少背了。”20多年间,为了方便老百姓诉讼,郭兴利和同事们跑乡镇、跑村社、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工厂学校,背篼一放,国徽一挂,几张桌子一搭,甚至几块石头一垒,他们都可以开庭审案,法庭常年的巡回审判率都在80%以上,开封老百姓也给郭兴利取了个响当当的名字:“背篼法官”。用双腿丈量着偏远大山里的每一寸土地,无论在崎岖的山道上、陡峭的崖壁间,还是在低洼的河滩里,都留下了郭兴利和他的同事一步步坚实的脚印。而每一次脚步的移动辛苦自己却方便了山区的百姓,每一次脚步的移动劳碌了自己,却把法治的阳光雨露洒向了辖区的千家万户。有人说郭兴利是自找苦吃,可郭兴利却说:“法官多动腿,群众就能少跑路。”也有人说,背背篼审案,郭兴利是在作秀。可更多的人说,哪有二十年如一日的作秀!谈到巡回审判所发挥的作用,郭兴利说:“把法庭搬到案发地去,搬到老百姓的身边去,并有目的地组织群众旁听,这样就能做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老百姓的法治意识提高了,纠纷自然就会越来越少。”郭兴利对调解有着特别的“执著”和“偏好”。27年里,每年办结的案件调解率都在90%以上,今年1到7月,已经办结的114件案件,案案都得到调解处理。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成绩,熟悉基层法律工作的人都知道这背后意味着怎样的艰辛。郭兴利始终“固执”地认为:法官的职责不只在于公正高效地办结手头的每一件案件,更多的是要透过案件的办理缝合双方当事人曾经破裂的关系,让他们在经历了官司后重新审视对方,进而建立起一种更加牢固的友谊和感情。而调解就是维系这种友谊和感情最好的纽带。不管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多么尖锐,案情有多么的复杂,郭兴利都会千方百计地调解。当地村社干部、有威望的长者、退休干部等都成了郭兴利调解案件依靠的对象。每每看到大打出手的乡邻在法庭的调解下又握手言欢,闹着离婚的小夫妻破镜重圆,愁苦满面的老人重享天伦之乐的时候,郭兴利都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快乐。在调解中郭兴利逐渐摸索出“亲情调解”“圆桌调解”“借力调解”“联合调解”等工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四心三把握两书一联动”的调解工作经验。去年5月,广元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建立“郭兴利工作室”。建设“工作室”的目的在于学习推广郭兴利调解工作方法,借助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民间调解等方方面面的力量,丰富做群众工作的方法,总结探索防范化解基层矛盾的新路径。如今,全市法庭、司法所、派出所、社区已经有了16个“工作室”。到今年年底,全市将建成52个“工作室”,郭兴利的调解方法将覆盖到广元的每一个角落。作为法庭庭长,郭兴利除了办理案件这个“分内”工作外,还肩负着很多“分外”的工作:宣讲法律、法治扶贫、帮扶困难群众……记者纳闷,郭兴利怎么什么事都做?“老百姓才不分你是法官还是乡镇干部呢!他们有什么不懂的、遇到什么不平的,甚至农技上有什么不会的,都会向你求助。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法庭的法官更应当是一名基层干部,遇到问题,你得耐心听,并尽力去解决。”郭兴利解释道,“在我看来,这既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从开封法庭走出去的26名干警目前都还在工作岗位上,他们中有的到其他法庭当了庭长,有的回到了院机关,有的被遴选到了上级法院。他们都传承了开封法庭良好的传统,不管在哪个岗位上都是业务骨干。“靠着一代一代的传承,我们的事业就会越来越好!”郭兴利说,“对年轻人无私地传帮带,这同样是我的一份责任。”农闲的时候,郭兴利仍会到村社去给村民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党的声音传达到辖区每一个百姓的心里——这,更是一种责任!”郭兴利说。每个人都有对幸福的诠释,在郭兴利看来:“通过艰辛的付出,为这片生养我的地方服务一辈子,以我对法治的理解和尊崇,让法治的光芒照亮每一颗心,让山乡更加宁静而祥和,百姓更加和睦安康,我觉得这就是幸福!”“背篼精神”扎根山区法庭■剑阁县人民法院元山人民法庭庭长 刘 利2008年我从律师转行进入人民法院工作后,第一站便是开封人民法庭,郭兴利庭长成为了我的师傅。从律师到人民法庭的法官,这中间的转变还是挺大的,尤其是对这种每天不是跋山涉水,就是走街串巷的审判或者调解方式,刚开始还没办法完全适应。后来在工作中,耳濡目染了郭庭长认真负责、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逐渐领悟了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含义。郭庭长教会了我很多调解的技巧,很多司法理念也深深地植根于我的脑海,以至于后来我在担任元山法庭法官、庭长期间,都始终尽可能地像老师——郭兴利庭长那样做到司法便民、利民,真正做到公正审案,公心待人。■四川省剑阁县人民法院普安人民法庭法官 赵冬梅公招进入法院工作今年刚好是第十个年头。如今,我已是剑阁县人民法院最年轻的员额法官。普安法庭和郭兴利庭长所在的开封法庭是“近邻”。工作之余,我常常到开封法庭向郭庭长当面讨教。郭庭长的言传身教使我懂得了怎样做好一名老百姓接受、认同和信赖的基层法官。同时,使我明白了审判权其实是一种责任,这个责任需要用爱心、公心、耐心,用脚步、用汗水甚至是委屈去兑现、去诠释。坚定了我们年轻一代法官发扬和传承“背篼精神”,扎根山区法庭服务辖区百姓的决心。人民法院报记者 姜郑勇 人民法院报通讯员 何 伟 李俊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郭兴利:背篼背肩上 法治传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