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sky 发表于 2018-11-1 09:14:45

新华社发文定义房价走向,楼房金融属性被减弱

http://p0.qhimgs4.com/t018e5a83a0e988e400.jpg
      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一些现象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应该对它应该有一个比较深入清楚的认知,跟得出自己心里面最真实的答案,那就是买房究竟是为了居住还是用以投资。不过自9月份以来房价出现了逐渐的降温这个事实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如果再跟大家说现在的房地产冷清只是暂时的以及房价只是“假跌倒”的理论,那他就纯属是在进行忽悠。       对于本次“金九银十”的失约而导致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冷清现象,我们应该包邮怎样的心理来看待,这时房说君今天想要所处的一个讨论话题。最近出现了一些恶意的说法在市场上广为流传,说到限购、限价将会在近期进行放松来混淆视听,希望以期让还在犹豫买房的刚需人们下手。有鉴于此,新华社在近日的罕见发文也对当下房价的走向重新进行了定义,并将持续加大力度的调控把楼房的金融属性进行减弱。我们更应该排除市场杂乱声音的干扰并结合现在楼市的情况,这样能否买房将会有答案了。http://p0.qhimgs4.com/t019d091ac17900c180.jpg新华社的发文,我们能从中得到对房价怎样重新定义的讯息?
       在前天的29日,一篇标题为《如何看待未来房价走向?》的文章由新华社发布出来,认为由于目前经济的前行出现了阻滞便有了许多混淆视听的说法,受到这些影响将可能会放松目前现实施的一些调控政策,重新扶助房地产业来发展以获得更好的形式。新华社对此发文进行否决更批评,并再一次的重申了“房子是用以居住,不是进行投资”的精神更甚者是表示特他们的强硬的立场态度,不再半途而废的调控、不再把前期成果放弃来让房价自由的上涨。       买房是我们每一个人成家立室几乎都要走的必经之路,但是现在的大家能做的更多是望房兴叹,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在经历了这么多年发展的房地产,它所出售的楼房价格已经让普通阶层无法进行负担。然而新华社作为国家级别的媒体存在,它所发表的都文章都是经过严格审核的,此次从这篇文章中得到的讯息应是“坚定不移”的精神。也就是对目前仍旧在执行的楼市调控将不会有一丝的放松,或许还会更加严厉,前段时间混淆视听的说出将会松懈限购、限价等着实让以地产公司为代表的股市出现了强势的涨停,有不少的开发商与炒房者开始幻想着调控会开始松懈了,借此来向政策进行倒逼期望“燎原”星星之火。新华社的这篇发文给出的是定心丸的作用,向真正需要买房的人以安定。http://p1.qhimgs4.com/t01bfaeffb969b970bf.jpg
减弱楼房的金融属性,让2者进行脱钩。      大家都明白,无论于何时房地产都是让经济发展的最好支撑,固定的不动资产给到的安全感是无可比拟的。在随着人口的不断加多、土地的稀缺性质以及未来城市的发展,这更加深了大家对买房的热爱程度。http://p0.qhimgs4.com/t01b56e6390dfe0df72.jpg
      但同时房地产也是一个很大的“浴池”,它会把资金流水都往自己这吸纳,一旦到了某种程度将会影响到的是实体经济业的发展。近年来华为从市区的搬离以及我国高端科技制造业的萎靡更是把这种现象体现的淋漓尽致;高房价也同时加重了我们的负担,作为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每个月大部分的收入都贡献给了房贷而没有多少的个人消费,对于经济市场的前行也是不利的发展。一方面也是要减弱楼房所带来的金融属性,限购、房贷利率的上浮无疑不是体现这种做法,希望让用房投资的人离场进驻实业,并把房子留给有需要买来居住的人。http://p0.qhimgs4.com/t01e8895c94fac9f324.jpg
      房说君有话说:新华社在本次的发文就是给大家一个“定心丸”并对房价进行定调。再次重申不会对调控半途而废给到我们的是对于房住不炒的立场,而本次加强版本的“发声”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减弱金融属性与楼房的关联,劝还在炒房的人不必再有放松的幻想。这时能否买房就自然有定论了。(每日房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华社发文定义房价走向,楼房金融属性被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