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4741567158 发表于 2018-10-31 14:53:30

这个注意力“陷阱”,我理解错了20多年

http://n.sinaimg.cn/eladies/transform/116/w550h366/20181022/dTkB-hmuuiyv9285863.jpg注意力
  关于注意力,我们可能都错了  国庆期间,我跟许久未见的2个大学舍友聚了一下。  3个人的聚会,本来应该是追忆大学年华,享受少女时光。  结果呢?两个人都做了宝妈,于是,后来的情节你也能猜到了,她们两人陷入对家庭和孩子的探讨中,而我根本插不上嘴。  直到杨洋讲了她和儿子的一件小事,引起了我们三个人的反思,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国庆的一天,杨洋带着3岁的儿子去一家早教中心体验。  早教中心的环境非常好,设施很齐全,而且有很多玩具,儿子很喜欢,一直玩滑梯不亦乐乎。  而杨洋呢?想让儿子体验多一点玩具,大老远来一趟,总不能只玩一个滑梯吧?  于是她一直不停地说:“儿子,你看这里,你看那里,我们玩点别的,你看那个城堡多好玩啊。”  可是,儿子只钟情于滑滑梯,根本不理她。  正当她郁闷的时候,一直站在一旁的老师把她拉到了一边说:“你这样是不对的,现在是培养他注意力的最佳时期,而你,一直在分散他的注意力。”  回想我们自己,好像从小都是这么过来的。  但凡有个什么聚会,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都会说:  这个食物好吃;  那个玩具好玩;  要不我们一起唱首歌……  于是,我们也会被许多东西吸引。而同样地,我们也会应用在下一代身上:想让他们尽可能多尝试,多体验,却独独忽略了他们的注意力。  就这样,一直错了很多年。  这时,我看到了台湾辅仁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英国约克大学心理学硕士黄扬名老师写的《天才赢在注意力》。  黄扬名老师是两个孩子的超级奶爸,一致致力于开设儿童注意力、儿童大脑发育课程,是孩子成长的守护神。  其实我看完这本书,感觉不仅是对于教育孩子有用,对于成人也绝对是必备——原来关于注意力的理解,我错了20多年。  注意力高=集中?错!  说到注意力,不得不说一个强大综艺中,一个非常非常强大的人。  他是谁呢?《最强大脑》的水哥——王昱珩。他厉害到什么程度呢?http://n.sinaimg.cn/translate/200/w1080h720/20181022/-ZMN-hmuuiyv8993665.jpg《最强大脑》
  他可以从520杯同一水源、同样容器、同等容量的水杯中,找出被评审选中、并让他观察过20秒的那杯水,从此,“水哥”的绰号由此得来。  你有没有想过,他为什么会这么厉害呢?  除了天赋异禀、绘画基础、超凡视觉能力之外,注意力绝对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他可以排除现场干扰、高度专注地观察,同时,迅速觉察出每一杯水的不同,然后,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下一杯水,所以,他能够留意到别人忽视的细节。  看吧,果然,天才们的注意力都比常人厉害很多。  当我们在说注意力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  美国知名心理学家迈克尔波斯纳经过多年的研究,把人的注意力系统分为三个方面:警觉、注意力的转移、冲突的排解。  警觉,也就是要随时侦测信息。  假如你光着脚在屋里做瑜伽,没发现脚边有一块玻璃碎片,不小心被划伤了,这就是不够警觉。  注意力的转移,就是能屈能伸。  比如,当你去超市买老抽的时候,你不小心走到了服装区,还是能够迅速切换并马上寻找油料区。  冲突排解,就是一种选择能力。  当很多东西需要注意的时候,我们清楚要注意什么,并且搁置其他项目。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被老板骂了一顿,心里生闷气。于是,工作起来都不带劲,完全静不下来。这就是冲突排解能力差的体现。  很多人都会认为,注意力=集中。  其实,注意力等于敏锐、专一、会选择。  注意力越集中越好?错!  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的故事:  大书法家王羲之专心写字,结果吃东西要蘸酱料的时候,才发现吃了一嘴的墨汁。  或者,鸡汤把国内的名人换成国外的。  比如:物理学家牛顿在实验室工作很忘我,结果在吃饭的时候,才发现锅里煮的不是鸡蛋,而是怀表。  人物虽然不一样,但似乎这些过度专心的囧事,都成了成功人士的标配。  但是这么专心,甚至都忘乎自我,真的好么?当然不好。  20世纪90年代,英国交通部门的工作人员发现,某一条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发生率,居然比附近几条高速公路高出很多,什么原因呢?  安全部门的人员百思不得其解。  最后他们终于查明了原因。原来,都是路边维密品牌的内衣广告牌惹的祸。  多数男性司机被性感的模特吸引,因为注意力太集中在广告牌上了,没办法及时转移到路况上,所以才会导致车祸发生事件剧增。  这就是过度集中注意力的风险:察觉不到改变,不能及时排解问题。  现在高速公路旁可能不会有模特的广告牌,但是大街上随处可见一种人——手机控。  马路上有多少个手机控,身边就潜藏着多少黑白无常。  请看一看,下面这些真实的写照。http://n.sinaimg.cn/translate/657/w401h256/20181016/zwQB-hmhafis0433904.gif手机控
http://n.sinaimg.cn/translate/655/w400h255/20181022/Hmts-hmuuiyv8994145.gif手机控
  还记得几个月前,北京双胞胎溺毙青岛海边么?妈妈发了个朋友圈,两个孩子就不见了。  还有,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经历的,抖音3分钟,人间一小时。  这不是段子,这是现实。  说得轻点,是沉迷手机不能自拔,说得难听点,就是手机成瘾。  看来,注意力过度集中,并且无法醒悟它的集中误区,并不是什么好事。  全面提升注意力?对!  正如我们文中提到的,注意力要全面提升,警觉、注意力的转移、冲突的排解,任何一方都不能忽略。  那么,怎么做呢?黄扬名教授给我们提供了几点建议:  1。 运动  运动会让大脑分泌一些神经传导物质,比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血清素等。  血清素会促进记忆的形成,去甲肾上腺素有助于我们集中注意力。  不仅如此,运动本身也能提高我们的注意力。  比如,节奏比较快的运动可以训练我们的即时反映能力,提高我们的警觉性;射箭类的单人运动,有助于我们训练冲突的排解。  2。 冥想  脑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冥想、打坐等会提升人的记忆力和幸福感,也能提高注意力和创造力。  给自己一个微弱的光源,搭配和缓的音乐,避免太多的声光刺激,就可以开始冥想啦。最重要的是,远离手机。  3。 任务规划  黄教授推荐使用番茄工作法,也就是把时间都拆分成半小时,25分钟用来工作,剩下5分钟用来放松大脑。  通过短暂的休息,让精神得到恢复。这样就不会出现过度投入、忘记时间的情况了。  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对我们说:  该集中注意力的时候要集中,该放松的时候要放松。  原来妈妈并没有骗我们20年。  不够专心是个问题,过于专心也是个问题。一句话总结就是:恰到好处的专心最重要。  等我们练就“恰到好处”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最强大脑》的天才们,成功离不开注意力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个注意力“陷阱”,我理解错了2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