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时期的艺术品收藏
http://www.cnarts.net/uploadimages/cweb/news/2018-09/2018-09-09/201899184713.jpg从古希腊到古罗马:作为政治附庸的收藏 说到艺术品收藏,大多数人联想到的是现当代艺术史和当下的艺术品市场。殊不知,作为一种系统的对艺术品进行分类保管并加以利用的行为,它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前王朝时期。艺术品收藏的形成过程向我们展示了其所属时代的人文风貌、民俗生活和人们的精神品位,通过了解艺术品收藏的动机变迁和成长模式,我们可以了解到与艺术品收藏相关联的时代精神内涵。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内容都不是现代严格意义上的“收藏”,但对真正的艺术品收藏行为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
宗教与祭祀活动:“收藏”的起源
使用随葬品被认为是最早的带有收藏意识的行为。这种行为最早出现在古埃及,大多与精神崇拜和宗教相关。随葬品主要是死者在生前使用的生活用器,在入葬前加以装饰和整理后,同其主人一同进入坟墓。之后,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雅典卫城的城邦政府会客办公室出现了用来悬挂画作的墙壁,这是已知最早的将空间用以存放艺术品的行为,但其悬挂画作和摆放器具的目的仍不是满足文化享受,而是用于祭祀活动。
当时间推移到希腊的古典时期时,情况发生了些许变化。亚历山大大帝是一个艺术爱好者,他喜爱早先的雅典文化,收藏了很多旧物。而当他将领土扩张至中东、埃及和波斯帝国时,也被当地的文化所吸引,奇珍异物的收集成为领土扩张的另一项内容。到了希腊化时期,君主和军事长官们开始同艺术品商人打交道,而国与国、首领与首领之间互赠艺术品也成为常有的现象。当时的著名城邦西锡安甚至成为了艺术品的集散地。在这种情况下,庙宇和宫殿内出现了具有展示功能的空间,内容包括奇珍异宝、绘画和雕塑。
这种收藏行为在古罗马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收藏物更加变成了权力的象征,因为它们常以战利品的形式出现。每当战争来临,将军和祭司会在战前商量出战利品的分成比例——除大部分敬献给神庙外,士兵也可得到相应的回报,比如土地、金钱和阶级地位的提升,以及一些战利品。军队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军官和士兵的战斗欲和忠诚度。罗马人的神庙中有专门用来放置战利品的区域,有些战利品前面还冠以君王的名字,比如,“提比略的阿多尼斯”“塔西佗的阿波罗”等等,以此来彰显其统治力。一些贵族会将所得的战利品摆放在私人别墅和花园中,相比于装饰环境,它们更重要的作用是显示其社会地位。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私人收藏概念的成型。
在古希腊文化的影响、相对和平的政治环境以及共和国时代各种学派思潮的推动下,公元一世纪的古罗马经济、文化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人们更加迫切地想要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在这种情况下,注重文化品位的贵族们认为藏书的多少是文化水平高低的表现,藏书作为收藏的门类极大地促进了贵族私人图书馆(最早出现于约公元前三世纪的共和国时期)的形成。在当时,图书馆的规模是一个人社会地位和财富能力的表现,位置布局极为讲究,并且有专人进行管理。早期的管理人员主要为俘虏或奴役人员,后来逐渐转变成专家学者,他们还会承担一定的编纂和出版工作。这对后世收藏的规范化管理起到了促进作用。
http://www.cnarts.net/uploadimages/cweb/news/2018-09/2018-09-09/2018-09-09_184758863.jpg 中世纪:自发的私人收藏 当时间推移到“黑暗”的中世纪时,各公国之间的联系减少,封建经济的模式主要为自产自销,极少的贸易往往被苛以重税。不过很快地,十字军的东征瓦解了这种经济模式。十字军的武器主要由威尼斯人生产,他们也常用自己的船队运送骑士和战利品。长此以往,威尼斯人控制了地中海流域的很多港口,当拜占庭首都变为拉文纳时,威尼斯人已经控制了整个亚德里亚海,而进出口贸易也变得非常发达。为了炫耀财富,威尼斯商人广建豪宅,并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艺术品的搜罗当中。
在这一时期,自发式的私人收藏开始盛行。从公元十世纪的贵族家族名单来看,不少家族都是赫赫有名的收藏大户,例如法列里家族(famiglia Faliero)、孔塔里尼家族(famiglia Contarini)等。但当时的收藏更注重藏品的商品属性而非艺术属性,这一点可以在孔塔里尼家族位于菜园圣母院官邸的记载中看出:贵族用著名艺术家的画作来装饰带有金银细软的圣像和祖先的雕塑,收藏变成一种攀比行为。所以当时的收藏被认为是缺乏系统脉络和审美目的性的收藏,也没有符合我们现在定义的收藏家。但这种风潮见证了商业的繁荣和收藏行为的发展,同时也为艺术家逐渐摆脱低下的社会地位起到促进作用。
http://www.cnarts.net/uploadimages/cweb/news/2018-09/2018-09-09/2018-09-09_184739819.jpg 文艺复兴时期:珍奇室的出现 我们都知道,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人文意识觉醒,艺术创造者的个人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承认。与之同步的是,这一时期的收藏行为较从前更加系统化,更加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收藏”了。从十五世纪开始,在意大利,使用一个小的私人房间(studiolo)或室内橱窗放置艺术品的现象变得多起来。通常,这个房间是个人兴趣的体现,是一个展现个人习惯与个性的地方。陈列其中的艺术品必须精准地符合房间的布局和风格。其中著名的一间位于佛罗伦萨旧宫,那是美第奇家族的第二代大公弗朗西斯科·美第奇一世用于收藏以及文化、科学研究的私人房间。
到了十六世纪,这种收藏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意大利,用单独的房间储存私人收藏变得普遍,而在北欧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储存空间——珍奇室(le Wunderkammern)。珍奇室最初主要用于珍藏稀奇的钱币和纪念章,慢慢的开始包罗万象,例如自然历史标本、化石、稀有金属等。有些王公贵族也喜爱收集新型机械、仪器、地图以及科学研究的文献材料和神秘的先知预言集等。这些与科学相关的藏品是探索精神的体现,与出于审美目的的艺术品收藏不同,这种收藏呈现出对独立性和专业性的渴望。总体来说,珍奇室的收藏并不系统,收藏的门类也过于宽泛。十七世纪,在法国出现了比较注重分类的业余收藏室(cabinet d’amateur)。
http://www.cnarts.net/uploadimages/cweb/news/2018-09/2018-09-09/2018-09-09_184725465.jpg 当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出现以后,珍奇室和业余收藏室的宝物们发挥了巨大作用,它们成为欧洲新型博物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保存藏品的方式和目的,也为博物馆的布局和功能提供了借鉴意义。(中国美术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