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馨 发表于 2018-9-27 09:16:28

探索“存房养老”新模式

将闲置住房“存”进专业机构,业主可以一笔租金,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昨日,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申养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养老产业合作协议》,创新推出“存房养老”一站式综合服务,为老年人盘活存量房产,安居晚年生活提供新的解决方案。老年人将房子委托给上海建信住房服务,通过专业人员的现场勘查、评估定价,然后签订合同、验收房屋,由后者进行出租、运营。据悉,“存房”期限可以是1年、3年、5年期,随客户的需求来改变,但是最长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租期以中短期为主对房价和房租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确保业务可持续稳定开展。若老人年一次性签订3年租赁期,可一次性获得约20万元至50万元租金,可用于购买老年公寓或入住养老机构,以及其他改善生活品质的支出。随着业务模式成熟,今后,上海老年人“存”本地的房子,也可入驻海南、云南等地的养老机构。“以房养老”模式已推行多年,效果不尽如人意。“存房养老”和“以房养老”有什么区别?据悉,“以房养老”全称是“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指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将其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处置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老年人身故后,保险公司获得抵押房产处置权,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而“存房养老”模式无需办理产权转移和房产抵押,仅将房产阶段性租赁给金融机构,老人及子女均容易接受。其次,老年人获得一笔租金,可以提高养老支付能力,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品质。“以房养老已经试点了几年,效果并不太好,存在一些痛点,比如,部分老年人及其子女都不能接受抵押房产处置权。”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鲍淡如介绍道,从国外流行的“以房养老”到中国老百姓可以接受的“存房养老”,使老年人可以充分利用房屋的租赁权,盘活个人资产,提高可支配收入,享受有质量的养老服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探索“存房养老”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