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敬铭飞 发表于 2018-5-12 16:54:43

坎坷辛酸疲惫 一家医院的震后重生实录|汶川十年

5月1日17时,在四川省德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前坪,一架直升机已经待命,两名医护人员紧急登机。巨大的轰鸣声中,直升机带着医护人员飞往病人所在地。这是该院首次执行空中医疗救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该院曾因汶川地震而满目疮痍。作为一家灾后重建的地市级医院,德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下称六院),原是东方汽轮机厂职工医院(下称东汽医院),于2009年迁址并在2014年更名。近日,任职13年的陈兴华院长向健康界回顾了医院重生的点滴,回首过往展望未来,他仍在思考并探索医院高速发展的跑道。绝地伤城时间回到2008年5月12日,彼时位于汉旺镇的东汽医院,正要在刚建成不久的温馨病房广场上,举行护士节庆祝活动。所有院领导、市级和厂电视台都已就位,主持人于2点27分正式宣布开始。可谁曾想,才1分04秒,不可预料的震动突袭而至,摇散了一切。少时只对1976年唐山地震有些许了解的陈兴华,面对突来的震动,他坦言第一时间是“不知所措”,亲身经历颠覆了以往的想象。“当时我真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更来不及想之后会面临什么。”现场人群的喧闹进一步应证了陈兴华的猜想,他大声喊着让大家全体趴下。震感持续了1分多钟,这个直线距离震源中心仅为30公里左右的医院,墙体开裂,大楼倾斜,零件散落,水电气及通讯信号全部中断,瞬间沦为极重灾区。事后估算,医院经济损失超过1.2亿。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5cbf7dd32bbe40409073c18dd3f673e2.png陈兴华缓过神来,面对眼前的一切,他整理好思路,以最快速度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同时在医院平地增设了三个医疗点,组织240余名医护人员针对医院不同区域分头行动,对受难伤员进行简单的包扎、输液、转运等应急处置。据统计,在受难当天,该院成功转运伤员1500余人。与外地医院前来支援的性质不同,东汽医院本就身处困境,医护人员要面对突如其来的余震、始料未及的损失以及不知生死去向的亲朋好友,茫然与悲恸更直击心头。“当时所有医护人员来不及顾及自身感受,一心扑到救援中。”这也是让陈兴华最为感动的地方,“没有一个人离开现场,大家强忍着泪水与痛苦,都主动要求留下。”此刻,“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东汽精神”内涵被重新诠释,并一直延续到医院日后的重建工作中。浴火重生对于灾后重建,陈兴华知道这并不是易事。2009年对于东汽医院是重生的一年。7月28日,川港政府正式签署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援助德阳市东汽职工医院(市六医院)灾后重建项目合作安排》,《合作安排》决定由香港援助1.157亿元,建成建筑面积为3.14万平方米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同时,东汽公司提供建设净用地40余亩和配套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的投入和购置。9月26日,医院正式开工。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d9afcd9672714140b8576038cd153abc.png一座现代化的医院在德阳经开区新址拔地而起,陈兴华心中充满了希望。2011年10月1日新院正式启用。陈兴华意识到硬件完备之后,软实力的恢复才是保障医院日后顺利运营的重中之重。他决定分为两路走,一路是主动地“走出去”,一路是真诚地“请进来”。作为“走出去”的重要举措,人才培养被率先提上日程。“旧医院垮了,我们没有了开展业务培训的场所。”于是,陈兴华决定,让一部分人坚守岗位,另一部分人外出学习。自2008年7月起,近百余名技术骨干分8批先后到国内顶尖医院的优势专科进行系统学习,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大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等。这也是六院在重建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人才培养计划。随着人才学成归来,医院将面临运营管理全面提升的新契机。对此,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医院输送管理人员到华西医院,系统性学习制度机制建设、财务管理、医疗质量安全控制、后勤管理等医院管理理念,还将管理人员外派至民航学院等单位,进行礼仪礼姿等培训。与“走出去”同时进行的还有“请进来”。2012年起,陈兴华率领领导班子多次到国内外知名医院进行实地考察,探讨可合作项目。他本想接力借势、以“短平快”的方式,得到对方医院技术上的帮扶,由学科带头人进行专业培训,从而尽快提升医院学科建设水平,但这一过程困难重重。据陈兴华粗略计算,截至目前,他总共洽谈过十几个合作项目,每个项目都先后持续了半年之久,可最终寥寥未果。究其原因,陈兴华认为重建后的东汽医院,除了地理位置不佳,地区人口偏少等先天不足外,医院的专科专家优势并不明显,软硬件还有些逊色。“一路坎坷,一路辛酸,更是一路疲惫。”这期间的更多细节,陈兴华不愿过多讲述。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ec1ff5a7d3574aff87797d3a82d6cb96.png不过好在,雨过天晴。东汽医院在2014年1月整体移交德阳市人民政府,正式更名为德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成为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2015年11月初,医院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2016年,政府投资1000多万,西部促进会援助1000多万,医院自筹资金1000多万,将整体设备与器械进行了更新,同年11月中旬,医院增挂“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授牌。2017年3月底,被授予“直升机医疗救援基地”,与中国电信合作开展“智慧医疗+居家养老”,同年5月,德阳市人民医院与六院形成紧密型医联体战略合作,骨科整体进驻,11月初,首个紧密型医联体投入运行。看着诸多里程碑式的成就,陈兴华笑言,“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相信明天会更好,相信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随随便便成功”。这三个“相信”支持着他一路走到今天,并对医院发展充满了信心。展翅高飞2013年4月20日上午8:02,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地震。地震发生时,东汽医院刚刚结束早交班,听到消息的陈兴华迅速集结人员带队出发,仅用时4小时便抵达灾区,成为当时第一支抵达灾区的医疗救援队伍。“经历了汶川地震,医院在重建过程中,我格外重视救援物资的储备。”陈兴华主张急诊科储备一批急救专用包,由专用药品和器械组成,并集中放在固定位置。“再遇灾情,我们能做到背包就走,为救援抢出更多时间。”所有人能在灾难来临时做到临危不乱,固然离不开平日里医院内外的筹备。对内,医院将所有医护人员纳入救灾团队中,进行全院性的急救、消防与地震演练。同时,根据近几年的医疗发展,还展开了特色的空中救援演练。“全院上下在一次次的演练中,进行不断总结、反思、完善,争取在病人处理、转运及自身防护上做到最好。”陈兴华说。对外,医院开展了千余次面向公众的宣教、义诊和面向基层医院的基础培训。除了常见的健康知识培训外,医院还组织了特色的急救知识培训。“我们要教会老百姓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如何自己就能做到简单处理。”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b81d76c030ae44faa5a902595dff913b.png如今,六院相较于旧东汽医院,体量增加了20%左右,开放床位400张,职工数量280人,10万元以上大中型设备40余台套……普外科和心血管内科成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陈兴华微信用名为“港漂”,他说“在冥冥之中似乎与‘香港’有着一段缘分”。1986年,他步入大学,因长相酷似香港人,同学间便流传起这样一个绰号。汶川地震后,医院又因香港政府的大力援建而重获新生。“感恩,我们不是开口说的,而是用点滴行动去证明的。”陈兴华希望用医院的所作所为将爱心传递得更远更长。经历了多次灾难,参与了数次救援,陈兴华内心的波澜一次次被激起,又一次次平静。对于建设医院,他希望医院不一定要做大,但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让政府、患者、职工都满意。“而要做到三方都满意,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他心中,未来医院的蓝图是能立足德阳经开区,服务大德阳。到2020年,建成具有突出重点专科的综合医院,能够提供医疗、健康体检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为建设三级综合医院奠定坚实基础。在医院进步和发展之路上,我们一直在努力!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然而,他也在不断思考,我国医疗在近二十年的改革中,为什么医疗服务水平相比以往提高很多,老百姓仍是不满意?为什么医保报销程度相比以往增长很多,老百姓仍是不满意?“这些问题不一定要马上说清楚,但值得每一位医院管理者深刻反思。”陈兴华说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坎坷辛酸疲惫 一家医院的震后重生实录|汶川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