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清明节(图)
http://n.sinaimg.cn/collect/crawl/719/w500h219/20180402/-W16-fyssmme5875235.jpg“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寒食节。在中国古代,帝王将相“墓祭”被民间仿效祭祖扫墓。唐朝时,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因清明与寒食节相近,而寒食为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于是合二为一,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吃凉食。2010年4月5日,中国邮政发行《清明节》特种邮票一套3枚 (同时发行小版张一枚),面值均为1.2元,展现了祭祖、踏青和插柳三个画面。插柳这枚邮票的故事源自介子推。春秋时期,晋文公返国赏随臣,介子推忠不言禄,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介子推竟与母亲抱树而死。晋文公悼念介子推时,发现被火烧死的柳树又复活了,上面长出青青的柳枝,飘垂着嫩绿的柳丝。晋文公十分惊喜,便折了几根柳条编成一个圈戴在头上,表示对介子推的怀念,并封这棵柳树为清明柳,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清明节由此而来。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之一的《岭表寻春:广东清明节》,图文并茂地介绍广东清明节风俗。值得指出的是,岭南人过清明十分重视扫墓。清明的墓祭习俗,基本承袭中原而来,仪式内容也大致相同。(文/图 温镇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