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 发表于 2018-4-16 09:39:08

每个让男人珍惜的女人 都会对自己说这句话

http://n.sinaimg.cn/translate/155/w1080h675/20180411/srJP-fyzeyqa7121627.jpg爱自己
  都知道要好好爱自己,但为什么就是做不到?  ——心悦君  文 | 卢悦  爱自己怎么那么难?  “和他生活,是有生命危险的”。  安说。  我注意到了,她头上缠着绷带。  因为丈夫嫌她放盐放多了,顺手拿一个茶缸砸了过去。  多年前,他还是个凤凰男的时候,是她不惜和父母断绝关系,四处奔走帮他调到公务员系统。  他想下海的时候,又是她到处借款,给父母下跪,筹到他的创业基金。  小三堕胎的时候,她陪着。  收高利贷的人上门时候,她上去抱住他,让拳头砸在自己身上。  生孩子的时候,丈夫还在和其他女人厮混。  孩子不到满月,她的脑袋就多了一个血口子——他嫌吵。  “所有人都说我该离开他。”  为什么不呢?  她低下头说:“可是我爱他。”  你爱自己吗?  安抬起头,很困惑地问:都说要爱自己,可是我到底该怎么爱自己啊?  道理都懂,可是我就是做不到啊!  张爱玲遇到胡兰成时,写过一句话:  “我愿意低到尘埃里,并在那里开出花来。”  她也许是我见过爱自己最难的人。  全世界,每年大概有一两千万的人试图自杀,他们也许是更难爱自己的人。http://n.sinaimg.cn/translate/493/w600h693/20180411/_A97-fyzeyqa7121842.jpg悲情
  爱自己,你有一个敌人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悲情。  一种是爱得太多的人,  另一种是爱得太少的人。  爱得太多的人,爱别人太容易,爱自己太难。  爱得太少的人,爱自己太容易,爱别人太难。  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没有好下场,因为最终他们的爱都是苦果。  因为没有人是真傻,不对等的爱,终究难以持久。  所以最终,他们都是不会爱自己的人。  热播韩剧《迷雾》里有一个场景,法律世家出身的检察官姜太昱忽然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女记者高慧兰一见钟情。  原因是这个女人身上有一种让他迷恋的野性。  第一次约会,他等了大半夜。  他等高慧兰,高慧兰也在等他。  一个在明,一个在暗。  高慧兰为什么要躲起来?  因为她想知道,这个姜太昱是花花公子,对她不过是一时情迷,还是一往情深,还是个志诚君子?  结果证明,他实在太实在了。  第一次约会,他就已经求婚。  她说:我不考虑婚姻。  他说,没关系,我可以等。  她说:我又不爱你,这也可以吗?  他说:我爱你就可以了。你可以利用我,实现你的野心,我家有背景,请好好使用我吧。  这难道不是编剧玛丽苏式“胡编乱造”?  这么多年的咨询经验告诉我,现实的剧情要比编的邪门多了。  一个人无论贵贱,只要他有一颗低到尘埃之下的心,他就可以做到如此谦卑。  既然高慧兰对他无情,又何必躲在暗处观察他?  无非是爱怕了,不敢投入了;而姜太昱呢?是急欲把对方理想化,把她当成人生的主宰,誓死跟随。  去成就他人要比成就自己重要得多。  为什么呢?  因为他的成就被污染了。http://n.sinaimg.cn/translate/100/w540h360/20180411/mq1T-fyzeyqa7122141.jpg《迷雾》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人,他们出身名门,却要自甘堕落,归于平庸。他们最痛苦的不是一事无成,而是他们的成就无法超越父母;或者自己的成就是父母的胜利。  只要姜太昱继续做乖孩子,他的前程都已经铺好了,他的成就和他的才华无关,只和他的出身有关。  这样的人生有何意义?  但是违拗父母的意志,又会让他心存不忍,于是,他就只能折中:找一个有野心的女人,帮父亲实现梦想,而自己可以做一个平凡的人,享受无压力的人生。  这样不是很好吗?  错了,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内心的冲突:他又想要超越父亲,又不愿意成为父亲的意志的工具,所以他才找替代。  所以他的人生是拧巴的,扭曲的。  高慧兰呢?其实和他是一丘之貉。  当她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本来不爱的男人的时候,她说:我要和你分手,因为我爱上你了。  他们之所以能在一起生活7年(同时也彼此冷战了7年)就是因为他们把自己藏在“心墙”之后,而一旦破功,就没法真正在一起了。  这样的人,一生都不能真正快乐,他们得了一种病,叫快感不能症。  他们会找一个不爱自己的女人,努力让她爱上自己,可是最后失败了。就像剧中的姜太昱,当他发现妻子会为了工作而打掉孩子,他彻底崩溃了,那么就离婚吧?不能,我要遵守我的承诺,你看多拧巴。  他们会开始很爱一个人,然后忽然发现又爱上另外一个人,然后不知道自己该爱谁。  他们会爱上一个自己很讨厌的人,或者很讨厌一个自己爱的人;  他们想离开一个人的时候会很爱这个人,但在靠近这个人的时候又无比排斥这个人。  简而言之,他们的人生就是麻花。  如何解开死结:她是怎么做到爱自己的?  现在,让我们回到最开始我提到的安,就是一个“麻花人”。她的人生充满了各种自相矛盾,半途而废。  她毕业于北大,却是同学里混得最差的:被家暴的家庭妇女。  她在婚前被多家公司竞相追逐,现在十多年的家庭生活,让她40出头已经白发苍苍。  她无数次想要离婚,都到了民政局门口,丈夫一哀求,她就心软了。  我说:离婚了,你到底怕什么?  她说:我怕一双眼睛。是妈妈的眼睛。  在爸爸离开她以后,她经常半夜里坐在我床头默默流泪,白天她看着我,好像我是透明人,那是一双行尸走肉的眼睛!  我说:当你看到这样的眼睛,你有什么感觉?  她痛哭:我不能活成我妈妈那样,太悲惨了。  这就是她绝对不能撒手的原因,现在虽然痛哭,但不至于变成“妈妈僵尸”。  但是她没有说出她的痛点,而痛点不能释放,就会变成一生的“折磨”。  痛苦和折磨有什么区别?  折磨=痛苦×对抗  所有的煎熬,都是由抗拒痛苦而生。  我们无法避免人生的痛苦,但却不必由此忍受煎熬。  所有的痛苦最根本的属性是:临时性。只要我们不依靠抗拒或回避去持续、扩大这种痛苦情感,那么,它们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退。  对安来说,最可怕的莫过于无法消化的痛苦,因为无法消化,她选择了“抗拒”,因为选择了“抗拒”,她就必须承受“煎熬”的“拧巴”生活。  放弃抵抗,痛苦才能和她告别。  接下来的咨询,我让她带来小时候的一张照片。  照片中,一个穿着红裙子的6岁小姑娘正在搂着爸爸妈妈的脖子笑。  看着这个照片,安终于再也无法防御内心的悲伤。  她可以看到一个瑟缩的小姑娘蹲在墙角,低声饮泣。  我说,你想做什么?  她说,我想靠近,可是有一个很凶恶的中年妇女拦住了去路:如果你做得更好,爸爸就不会离开你!如果你做得更好,你老公也不会打你!如果你做得更好,你的人生不会这么失败!  我让她摆好三把椅子,让她先体验那个凶巴巴的批评者:你为什么这么生气!  她本来很凶的表情慢慢软下来:我是恨铁不成钢,如果她更努力一些,也许就不必这么痛了。  我说,不这么痛就会怎样呢?  “中年妇女”说:她就可以幸福得生活了。  我说:她幸福不幸福,和你有什么关系?  “中年妇女”哭了:我就是她啊,我不坚强,没有人管我啊!  原来,她六岁起就要照顾已经失魂落魄的妈妈,给她做饭,做家务,做一个不给妈妈再增添负担的孩子。  如果不这做呢?  “我就连妈妈也失去了!”中年妇女大哭。  我问安:你现在再看看那个中年妇女?  安说,我看到她好像也变成一个哭泣的六岁小孩,好像两个小孩变成了一个人!  她最需要什么?  安哭着说:“她最需要我说:你已经很努力了,够了,我好心疼你。你是个好孩子!”  那个孩子听到这样的话有什么反应呢?  安抬头看着我说:她笑了。  这么多次咨询,我第一次看到安脸上露出笑容。  我问她:你笑的时候,能感觉到什么?  她说:我能感觉到我很爱自己。  我说,看到那三把椅子了吗?以后每天睡觉前,在这三把椅子上分别做一会儿。  体会一下中年妇女的痛苦,再体验一下小姑娘的痛苦,然后再坐在第三把椅子上分别和他们对话,共情他们,你不再是你内心冲突的“旁观者”,你可以成为你内心冲突的“调停者”。
  最后,安终于离开了那个男人,也结束了咨询,她说:谢谢你,离婚了滋味并不好受,每次焦虑、哀伤的情绪要把我吞噬的时候,我就会看着照片中的自己,感觉自己好像可以抚摸小女孩儿的头发,温柔地告诉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告诉那个着急的中年妇女:我可以应对,你着急会让事情更不好。  你内心的战争不会这么快停止,你需要反复练习,最后才能学会真正爱自己。  真的,就像你说的,所有的痛苦,都是会流走的。  而我也感觉到对自己的温柔。  —— 心有助,不孤独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个让男人珍惜的女人 都会对自己说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