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成受访者不知“因妻子不生男孩而歧视”是家暴
网络配图
对于“限制与朋友、同事或家人交往”“长期不理睬对方”“经济控制”“频繁询问去向、和谁见面、在干什么等”行为,仅有57.09%、56.14%、58.98%和32.89%的受访者意识到属于家暴行为。 2月28日,杭州市妇女联合会发布《关于推进全市反家庭暴力工作的调研报告》,对主城区家庭暴力的发生特点、城区居民对家庭暴力的认知等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从2015年至2017年,杭州主城区的家庭暴力报警数呈每年递增趋势,尤其是2016年,家庭暴力报警数比上年增长了75%。 “这主要是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转变观念,不再屈服于家暴;另一方面,2016年3月起施行的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使反家暴的处置和救助途经越来越畅通。”杭州市妇联权益部部长陶陶3月1日向澎湃新闻表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对于家庭暴力的类型,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编写的《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审理指南》,根据有关国际公约、国外立法例以及被普遍认可的学界理论研究成果,将其概况为身体暴力、性暴力、精神暴力和经济控制四种类型。其中,经济控制是加害人通过对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收支状况的严格控制,摧毁受害人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以达到控制受害人的目的。 杭州妇联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受访居民对行为暴力、精神暴力和性暴力等的认知态度较为统一,但对于经济控制、行为控制、冷暴力等行为认知不足,对家庭暴力的前期征兆以及其他形式了解也不够。 比如在调查中,仍有41.02%的人认为“经济控制”不算家暴,22.68%的人认为“用手或脚踢打”不算家暴,43.86%的人认为“长期不理睬对方”不算家暴,30.62%的人认为“因妻子不生育或不生男孩而歧视”不算家暴。另有一半以上的受访者仅知道有《反家暴法》,却不懂法。 “其实家暴不只局限于男方打女方,女方打男方、父母打孩子、子女打老人等都算。家暴的原因各种各样,但大多因经济纠纷而起。”陶陶表示,还有部分高知女性,经济独立但内心依附性强,导致其长期忍受冷暴力。 面对家暴,调查结果显示,71.64%的受访者能及时向公安、妇联或民政、所在社区等求助,但事后因家丑不可外扬、为婚姻孩子忍气吞声、害怕离婚等原因,有近90%的选择不需要后续帮扶。 “这就要求我们帮助家暴受害者提高‘家暴庇护’的意识。”陶陶告诉澎湃新闻,接下来杭州将进一步加强法律帮助、专业化调解和心理干预三类服务,对家暴受害人进行法律、心理、生活等方面的救助和帮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