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告诉孩子“别人打你,你一定要打回去”吗?
宝宝1岁2个月了,想培养她看书的兴趣,但每次我拿起故事书讲故事,她都没啥兴趣,哪怕是那种设置了会移动的绘本,也不感兴趣,怎么培养她的兴趣呢?答木木:今天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阅读兴趣的养成,真是一件特别令人开心的事!阅读对于孩子发展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尤其是低幼孩子培养阅读兴趣呢?就像优秀的营销人员在采取行动前会先花时间研究他的潜在客户,对于想要把书籍“推销”给宝宝的父母来说,也需要我们首先了解我们的“小客户”。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0-2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感知运动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依靠感觉与动作来认识周围的世界。所以,孩子对阅读感兴趣的表现可能不是我们以为的安安静静坐下来听妈妈讲故事,而是撕书、咬书、扔书、玩书。对爸爸妈妈来说,我们的任务就是为孩子提供形式丰富适合他们玩儿的书,比如洗澡书、布书、洞洞书、立体书等等,让孩子对书产生兴趣,喜欢上书。除了提供书给孩子玩儿,我们当然还会为他们讲故事。1岁2个月的宝宝,专注力还有限,讲故事的时机选择就比较重要了。如果孩子正专注在其他感兴趣的活动中,爸爸妈妈冒然打断孩子强行让孩子听故事,不仅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反而对孩子的专注力是一种破坏。但如果是晚上睡觉前,宝宝已经舒舒服服洗过澡上了床,这时候能够被爸爸妈妈温柔地搂在怀里听一个小故事,我相信除了精彩的故事本身带给孩子的愉悦会让孩子爱上阅读,爸爸妈妈充满爱意的眼神、轻柔生动的声音、温馨美好的氛围,更会成为他们一生难忘的回忆。现代社会资讯发达,阅读资源也很丰富,不仅有大量的国内外优秀绘本,还有很多高品质的故事音频,都可以作为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材料。当然,最好的睡前故事,一定还是爸爸妈妈亲自讲的。此外,想让宝宝爱上阅读,阅读环境的打造也很重要。如果家里有丰富的书籍储备,有本身就热爱阅读的大人,孩子们一定会爱上阅读!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需要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来进行,阅读兴趣也不是一朝养成的,不能操之过急。我们只需要像优秀的营销人员那样去了解你的客户,接下来就是持之以恒了。
问文虹:我儿子今年两岁半,在生人面前比较斯文乖巧。我时常带他到小区里的儿童游乐设施区域,让他跟其他的小伙伴一块儿玩。小区里有些孩子很顽皮,家长也很纵容溺爱,所以会欺负其他孩子。我就会告诉儿子,你要懂得自卫,别人打过来时你一定要打回去。但有时候儿子在家不听话外婆会打他,他打回来时,我就警告他不许打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这样说的时候,我自己也觉得矛盾和尴尬。明年儿子就上幼儿园了,我很担心他跟小朋友之间的相处。我想知道如何处理小孩子的社交问题,如果真的遇到了无理取闹的小孩要抢玩具和打架,我该教儿子怎么应对呢?另外,我觉得我儿子似乎有分离焦虑症。每天早上我起床明明看到他睡得好好的,但是一到七点半我出门上班的时间,他就起床出来拦住我,哭闹着不让我走。而且每次我在外面打电话回家,他都在电话里说:“妈妈下班陪(我)玩,爸爸下班陪(我)玩。”我在想是不是我和他爸爸陪伴他的时间太少了呢?可我一回到家就把所有时间拿来陪伴他。我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答
木木:在前面的描述中,我们似乎没有看到孩子已经被人欺负的事实,也没有迹象表明孩子存在 社交方面的问题。(这段话里,我唯一能够找到的打他的人是外婆,会警告他的人是妈妈。)事实上,他“斯文乖巧”的个性反倒会为他即将到来的幼儿园生活赢得更多的朋友。所以,我想请妈妈思考一下,“很担心他跟小朋友之间的相处”,到底是妈妈自己的担心,还是孩子已经遇到的真实困扰?孩子,尤其是小小孩之间的打闹、抢夺,和成人世界的打和被打、欺负和被欺负是完全不同的。因为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情绪控制能力不足,所以孩子之间很容易发生打闹、抢夺的情况。但我们都知道,前一分钟打闹后一分钟和好在孩子中是很常见的现象。有时候“打”甚至是他们玩耍和表达友好的方式。我们对孩子“有人打你你一定要打回去”的告诫,有没有可能让孩子觉得他所处的环境处处是危险,对同伴交往产生恐惧退缩的心理,从而真的导致社交问题呢?相比其他小朋友的强势,身边成年人的粗暴和不一致的言行——比如教育孩子不能打人,但我们又会打他;要求孩子被打了要打回去,但又不准他打家人——对孩子的影响更糟糕。孩子们会更不知道行为的边界在哪里。我们可能因为怕孩子被欺负而要求孩子“打回去”,殊不知这个指令反而给了孩子额外的压力——那些真正会被欺负的孩子,很可能恰恰是做不到“打回去”的那部分孩子。因为他们在家就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所以他们不懂得自己的权利需要被保护,不知道怎样用恰当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真正的社交技能不是身边成年人用语言教给我们的,而是在真实社会生活中去体验和历练学到的。有时候,甚至会伴随着眼泪和疼痛。但成长就是这样发生的。当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吃了亏”,我们能够及时地同理他的感受、抚慰他的情绪,那他将不仅从经历中学到人际交往的技能,更会储备将来应对挫折的心理能量。再谈一谈分离焦虑的问题。请注意,是分离焦虑这个现象,而不是分离焦虑“症”。0-3岁是孩子和父母建立依恋关系、形成安全感的重要时期。孩子在妈妈离开时哭闹,电话里要求爸爸妈妈下班“陪我玩”,不仅不是病症(是这个阶段孩子的正常表现),一定程度上还是健康亲子依恋关系的表现。用“XX症”给孩子贴标签是一件危险的事,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仰望妈妈,在妈妈的眼里看见自己”——我们怎么评价孩子,孩子就会真的成为我们评价的那样。妈妈已经尽到了最大的努力把时间用来陪伴孩子,但显然孩子需要的更多。这既不是因为妈妈做得不好,也不是孩子的错。需求就是需求,没有对错之分。我们既要尊重孩子的需求,也要尊重每个家庭的现实情况。对无法全天在家的职场妈妈来说,下面这些建议也许能够帮助孩子度过分离焦虑的阶段:1、在离开家时愉快地跟孩子道别,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他什么时候妈妈会回来(比如路灯亮的时候妈妈就会回家),并坚决做到。切忌欺骗孩子然后突然消失,这会更让孩子缺乏安全感,表现得更加“黏人”。2、在妈妈不在家的时候,用一些有特殊意义,能够代表妈妈的爱的小物件陪伴孩子。比如妈妈亲手做的小手工、画的画。告诉孩子:“妈妈把爱都放在里面了,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它会陪着你。”3、妈妈回家陪伴孩子的时候,请放下手机和工作,“人在”、“心在”,给予孩子专注的陪伴。4、妈妈可以多和孩子玩有故事情节的游戏,通过游戏帮助孩子理解离开和回来的概念,以及经由情境游戏,抒发和表达面对妈妈离开时的焦虑情绪。从生物学角度看,就像疼痛会帮助我们把手从火上迅速移开一样,分离焦虑同样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具有求生意义的重要体验。它几乎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的现象,并且既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出现,也会随孩子的成长而消失。
页:
[1]